“用户家淘汰的旧家电越来越多,但交给正规企业拆解、处理的数量却不见大幅增多。”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我国家电回收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83%,今年预计将突破2亿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废旧家电回收总量达450万吨,从总体来看,实现环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仅为20%左右。
那么,大量废旧家电去了哪里?回收链条的断裂与回收信息不透明是重要原因之一。用户家的废旧家电在经过小商贩和零散回收点的层层交接中,最终“去向成谜”,未能流入正规拆解渠道。这不仅造成正规环保企业“无米下锅”,也推高了回收成本,更滋生了非法拆解和资源浪费的风险。
如何破解这个“信息黑洞”,已经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家电行业的头部企业通过信息透明化、渠道复用、闭环管理等手段,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探索。比如,海尔以海鲸回收平台构建起国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废旧家电回收数智化生态网络,美的以“美云销”平台为核心打通线上预约与线下门店的回收链路,海信也建设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废旧家电回收正从零散作业转向体系化、数字化新阶段。
但在这个过程中,回收的家电还是要经过层层转交,才能进入专业的拆解机构。日前,海尔再循环产业围绕如何打通旧家电回收端和拆解端,探索解决这一难题。其在青岛建成的标准化家电回收分拣中心,能砍掉中间商,每台旧家电从哪收的、经过哪里周转、送哪去,一机一码,全程可视。
通过数字化整合,这些头部企业的探索为照亮家电回收的“信息黑洞”投射了曙光。在国家加速推行“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的当下,这些举措又能否解决当前困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