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意义,不止于丰收,更是对耕耘的回响。在新时代坐标下,衡量经济活力的标尺已然从规模与速度,转向了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的高质量发展。这股坚韧而磅礴的力量,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世界银行在10月7日发布了《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至4.8%,展现了对中国经济韧性的积极认可。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坚定践行者,坤元资产FOF生态圈同样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金秋答卷”——10月8日,长风药业(2652.HK)与石榴云医(NASDAQ:POM)分别成功登陆港交所与美国纳斯达克。至此,已有14家代表着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前沿的FOF生态伙伴在2025年成功鸣锣上市!这不仅是坤元资产“生态投资”理念的胜利,更深刻地印证了当“耐心资本”与“创新浪潮”深度融合,必将结出赋能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2025年以来14家坤元资产FOF生态伙伴成功IPO
精准滴灌 锁定“三高”价值坐标
“新质生产力”根植于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实践之中。坤元资产的这份IPO成绩单,如同一幅精准的产业地图,清晰地标示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坐标。最成功的投资,是用资本为国家与时代的雄心投票。坤元资产的布局,无疑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刻践行。
这份坐标的起点,便是锚定“高科技”,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注入强劲动能。麦肯锡在《2025年技术趋势展望》报告中指出,尽管全球一级市场面临资本寒冬,但流向半导体、先进制造等高科技领域的资金比例不降反升。坤元资产的布局与此高度契合,也深刻响应了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顶层设计。
在14家IPO企业中,高科技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它们是锻造国家“长板”、筑牢产业链安全防线的中流砥柱。其中,屹唐股份(688729.SH)与汉朔科技(301275.SZ),在半导体设备与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深耕;胜科纳米(688757.SH)、道生天合(601026.SH)在新材料的微观世界里寻求突破;云汉芯城(301563.SZ)则在重塑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效率与韧性。
在夯实“高科技”基石的同时,坤元资产FOF生态圈的布局还聚焦“高效能”,为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全面提速。首航新能源(301658.SZ)在光热发电和储能领域持续领先,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司凯奇(SCAG.US)拓展全球布局,成为“美股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第一股”;找钢集团(6676.HK)则用数字化技术重构了庞大的钢铁贸易生态。这些企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而所有技术与效率的革新,最终都将汇入“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为“健康中国”与“美好生活”的愿景护航。以创新医药为例,美国前FDA负责人在2025年初表示,2024年,超过50%的FDA批准的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分子都来自中国。此外,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企在BD合作中的分成比例已从过去的5%~10%提升至15%~20%,充分体现了国产创新药技术溢价能力的显著增强。
在14家IPO企业中,药捷安康(2617.HK)、中慧生物(02627.HK),以及呼吸系统药物领军者长风药业(301291.SZ),三家企业共同构成了覆盖创新药研发、生物科技、高端制剂的生命健康矩阵,以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守护人民健康。而10月8日上市的石榴云医(NASDAQ:POM),则通过互联网平台重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更多人群。他们都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坚定执行者。
实际上,坤元资产的FOF生态圈,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精选基金管理人”的角色,进化为“新质生产力”生态的构建者和“超级链接器”。自2014年成立以来,坤元资产便携手头部专业机构启明创投、九合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合作伙伴,积极构建高质量的FOF生态圈,致力于打破机构间的壁垒,将被投企业编织进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网络中,催生出“1+1>2”的生态效应。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使得坤元资产FOF生态圈能够穿越周期,精准甄选出黄金赛道的龙头与独角兽,充分发挥了专业投资机构在助推新兴产业、服务国家创新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坤元资产在2025年收获14家被投企业成功登陆A股、港股及美股市场,自成立以来累计上市企业数量共达88家。
中国耐心资本加速“全球化”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这注定了其发展之路必然是“长坡厚雪”,需要长期主义的坚守。此外,在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的今天,真正的“护城河”不仅来自对趋势的洞察,更来自驾驭复杂性的智慧。坤元资产FOF生态圈的成功,正是其作为“耐心资本”和“智慧资本”的双重胜利。
一方面,要以战略定力穿越周期。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以支持长期投资和科技创新。随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要壮大耐心资本,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透露,将设立存续期20年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聚焦硬科技,坚持长周期,提高容错率,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
从半导体到创新药,坤元资产FOF生态圈重仓的这些赛道正是国家积极引导的重点领域。这要求投资机构摒弃对短期财务回报的盲目追逐,真正与科学家和企业家并肩同行,陪伴他们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承压、一级市场普遍“降温”的背景下,更需要保持清晰的认知和稳定的投资节奏。这份“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正是“耐心资本”最可贵的品质,也是坤元资产能够收获金秋硕果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要以全球视野链接创新。“新质生产力”天生具有全球化的基因。坤元资产FOF生态圈的版图,从不局限于一隅。既有像Figure(FIGR.US)、Klarna(KLAR.US)这样诞生于海外的全球顶尖创新力量,也有像司凯奇(SCAG.US)这样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新能源企业。这种全球化的配置,带来了双重价值:一是将全球最前沿的技术、模式“引进来”;二是帮助中国的生态伙伴对接海外市场、技术和人才,助力它们“走出去”,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更重要的是,坤元资产FOF生态圈的成功,与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为代表的注册制改革,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融资便利和退出渠道,真正打通了“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坤元资产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将一批批优秀的“新质生产力”企业,精准地输送到了最适合它们发展的资本平台之上,既实现了资本的增值,更助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
金秋的硕果,源自春日的播种与夏日的辛勤耕耘。14家生态伙伴的成功IPO,只是坤元资产助力“新质生产力”战略的辉煌序章。这背后,是其精心构建的“产业洞察力+生态链接力+长期坚守力”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彰显了对国家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与坚定追随。展望未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坤元资产将继续坚守“新质生产力”践行者的使命,以资本为舟,以生态为帆,深耕未来产业,在全球经济的广阔蓝海中引领时代的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