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火终于从高校、企业和资本圈“烧”到了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中。
近期,上海徐汇区印发《徐汇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旨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模型创新策源地,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赋能和产业健康发展。
事实上,徐汇区作为上海市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徐汇区在上海率先建成了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汇聚了上下游企业和机构近800家。近期首批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大模型备案的8家机构企业中,上海3家均在徐汇。
而这背后是超前布局形成的科技创新土壤。2024年新年伊始,徐汇区更是抢抓科技新赛道,举办了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推进大会,发布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加快科创街区发展的15条具体举措,全方位营造更具活力的科创生态。
近日,在政协上海市徐汇区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之际,CCF数字金融分会副主任、中电金信高级副总裁张东蔚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围绕徐汇以及上海科创与金融的联动、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当前在金融行业应用的进展进行了讨论。
以下为采访实录,略有删节:
《21世纪》:您认为上海相关部门未来将如何着力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徐汇区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力金融科技建设?
张东蔚: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徐汇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也是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汇集了实验室、研究机构、头部科技企业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链。徐汇区积极构建“5+4+x”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以“五型经济”为重点的新业态结构,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四个千亿级战略产业集群。
优质的营商环境和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为区内企业的创新发展及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了良好条件,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下一步,徐汇区势必会成为上海市打造“科创中心”的建设高地,建议把握数字技术发展机遇,全方位推动区内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提升区域创新力量效能;引入各类创新要素,持续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土壤。加速科技应用、加快成果转化、加码资源聚集,打出多维发展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