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岭药业抗衰老研究实验室内,1200只小鼠从青年到衰老的肌肉力量、记忆曲线、端粒酶活性数据在精密仪器的屏幕上如溪流般跳动。这不是普通实验,而是国内首个抗衰老中成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植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植物医学》刊登。

以岭药业科研人员正在分析实验数据
研究证明,经过12周的治疗,八子补肾组受试人群的肾精亏虚衰老评估量表得分下降了13.79,体倦乏力、腰膝酸痛、健忘失眠等衰老症状明显改善,端粒酶活性相较安慰剂对照组也提高了76.7%。
“这不是玄学,是科学‘翻译’出的生命密码。”以岭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副院长侯云龙博士说,“我们用小鼠全生命周期实验+人体多维指标,把‘补肾填精’的千年智慧,写成国际医学界认可的‘说明书’。”
移步以岭药业创新成果转化展厅,一幅“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的流程图揭示了该企业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核心方法论。
“用证据说话,接受循证医学的检验,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以岭药业董事、副总经理张蕴龄表示。作为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的先行者,自1995年起,以岭药业已完成40余项通络创新药物的循证医学研究。
在络病理论指导下,以岭药业开展系列高标准循证医学研究,用科学方法解释通络药物在临床上的疗效。从治疗冠心病的通心络胶囊,到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再到治疗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这些创新中药均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疗效,被列入相关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
除了产品本身可靠,中医药勇闯世界还离不开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以岭药业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心脏研究中心等多家国际医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取得大量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300余篇。
目前,以岭药业专利中药通心络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八子补肾胶囊等已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面对理念差异、法规注册等挑战,该企业通过建立国际临床证据体系,与当地机构合作推进标准互认来突破困局。以岭药业国际贸易中心负责人孙学非表示,“我们希望与同行一起,推动形成更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国际规则。”
“中医药的千年智慧,不该被锁在经验的‘黑匣子’里。”张蕴龄说,“以岭这套‘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模式,就是不断生成那把‘金钥匙’的流水线。用世界听得懂的科学语言,把源自东方的健康方案,清晰、有力地传递出去——这不仅是以岭的路,更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必须趟通的‘行进中国’之路。证据,就是我们最有力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