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美控股(600167.SH)宣布完成对国内可控核聚变创新企业——合肥星能玄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星能玄光”)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是联美控股在核心主业稳健增长的基础上,围绕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进行战略布局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其投资版图进一步拓展至极具潜力的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领域,展现出其投资业务持续走强、动能澎湃的发展趋势。

参与此次星能玄光Pre-A轮融资的企业还有蚂蚁集团、隐山资本、紫金矿业、彼岸时代、心资本、元禾璞华、鼎和高达跟投,老股东民银国际和仁发新能持续加注。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在建装置性能、部署关键技术及扩大团队规模,以全力推进公司独有的“场反位形”(FRC)聚变能源技术研发,为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提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星能玄光创始人兼董事长孙玄前不久曾表示过 “相信不少人听过这么一句话:AI的终点是能源,能源的终点是聚变。”孙玄认为,“全球正处于百年难遇的大时代,AI的崛起正指数级推高全球能源消耗,核聚变是解决这一挑战的终极出路。核聚变一旦实现,不仅将带来能源革命并引发工业革命,更是迈向利用宇宙中最普遍能源、跨越到更高阶文明的关键一步。”
星能玄光是国内最早聚焦直线型场反位形(FRC)技术路线的聚变能源企业,于2024年3月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赋权成立,核心技术源于孙玄教授十余年前提出的“先进场反磁镜聚变路径”。该技术自2013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KMAX-FRC课题组持续开发和实践,成果已发表于多个国际权威期刊。
星能玄光在等离子体约束稳定性、能量输出效率等关键技术上持续突破,具有“投资低”“结构简”“维护便”“调节灵”等直线装置的天然优势,为未来建设高效、稳定且经济的聚变能源电站提供了一条极具潜力的技术路径。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联美控股此次投资星能玄光,是其资本运作能力与产业洞察力的又一次集中体现。这不仅有助于联美控股抢占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制高点,也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联美控股正从一家清洁能源服务商,积极向一家掌握多项前沿技术、具备跨领域整合能力的综合能源科技集团进化。随着其投资业务持续走强并进入收获期,联美控股的未来成长空间有望被进一步打开,其资本市场价值也将获得重估。
核聚变能成为国家级战略赛道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从油气到非化石能源的能源转型关键期。与风、光、水力等能源形式相比,核聚变能生产节奏可控、能量密度极高、燃料丰富,而且不产生高放射性、长衰变期核废物,安全性更高,将在未来新能源发展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视为未来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之一。同时,伴随全球AI算力需求的激增,数据中心能耗问题日益凸显,聚变能源已成为科技巨头重点关注的战略方向,也是解决算力“动能”的重要方式。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达4965.5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4%。另据美国商业研究公司报告显示,2029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增至4795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1%。??
在“十五五”规划的战略布局下,可控核聚变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变革性前景。“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加强核能等新兴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核聚变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标志着,这项技术已正式迈向了工程验证与产业培育并重的国家级战略赛道。
目前,美、德等国也相继推出专项战略和资金计划,共同推动全球聚变产业进入快车道。微软已投资Helion Energy并签署50MW购电协议,Google也携手CFS达成200MW购电协议。
联美控股新兴产业布局脉络清晰
近年来,联美控股在综合能源服务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向氢能、储能、数字科技等前沿领域延伸,着力培育新的增长极,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生态,逐步确立了“持续深耕综合能源主业,积极拓展新兴科技产业”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在氢能方面,联美控股战略投资了氢能独角兽企业爱德曼氢能;在AI产业,联美控股战略投资了国内GPU龙头企业摩尔线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联美控股战略投资了众擎机器人;在企业级存储方面,联美控股投资了大普微电子。其中,摩尔线程已经通过IPO注册申请,大普微电子已经完成了首轮问询,两者有望于近期实现上市。
纵观联美控股的投资图谱,其投资逻辑清晰,正构建一个围绕能源科技与数字未来的产业生态圈,其战略投资业务呈现出持续走强、协同并进的良好态势。
这种“主业稳健发展,投资积极进取”的态势,共同构成了联美控股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格局。在确保综合能源主业基本盘稳固增长的前提下,联美控股正沿着能源科技创新主线不断深化和丰富,显示出其管理层对产业变革方向的精准把握和战略定力。
市场人士分析,联美控股的投资业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谋求与其主业发展紧密联动、相互赋能,形成战略协同效应。坚实的供能主业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为前瞻性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和抗风险能力,而一系列成功的战略性投资,则不断为联美控股导入新技术、新业态,不仅有望带来直接的投资收益,更关键的是为其传统业务升级转型、开拓新市场提供了可能,增强了公司应对未来能源格局变化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技术反哺主业、资本助力创新”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