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增长、促消费的宏观经济背景之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首发经济”锚定了全新的发展基调。一大批能够引领消费潮流风向、深度激发消费潜力、有效提升品牌形象,进而推动产业升级的新业态,纷纷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焦点,而文旅产业便是其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关键一环。
其间逻辑在于,国内文旅产业当下早已脱离了依托单一景区扛起半边天的发展路径,生态圈的打造以及形式内容的持续创新,成为当下文旅赋能城市发展的不二路径,这无疑与“首发经济”所蕴含的理念多有契合。
以陕西为例,“陕西文旅看西安,西安文旅看曲江”,作为省市两级政府确立的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域,曲江新区依托一大批重大文化项目,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作为曲江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曲江文投”)不容忽视,尤其是其从“文旅+”至“+文旅”进阶过程中的诸多探索创新,成为剖析“首发经济”在文旅产业践行的典型观察样本。
丰富优质文旅供给:构筑联动发展生态圈
几年前一场关于华语电影发展主题的论坛上,与会嘉宾对于如何实现华语电影多元融合、搭建影视孵化桥梁等话题形成了一个共识:既要内生新动力,还要善于借力。
内生新动力结合外部力量,这与当下文旅产业的发展理念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影视剧、演唱会、音乐节等成为文旅新引擎,加之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大行其道,给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与旅游如何增加优质供给,进而促进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
曲江文投在影视、会展、演绎、出版等多门类文化产业上皆有深度布局,形成了以曲江文旅、曲江影视、曲江会展、曲江演出、曲江出版、曲江体育等多个文化品牌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集团矩阵。“文化产业兵种齐备”的优势,使得曲江文投在增加优质供给、发力“文旅+”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其实梳理曲江文投上述文旅矩阵的发展历程,在“无中生有”中探索实践、于“好中生优”中改革创新是其一个重要特色。像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重大文旅项目,无不是个中代表。
要说这些项目极大增强了西安的文旅属性,乃至在国内竖起了文旅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也不为过。但就持续增加优质供给来说,仅仅这些显然不够。
而上述提及曲江影视、曲江会展、曲江演出、曲江体育等文旅矩阵,则成了持续丰富文旅供给的策源地,纵观近年来西安的演唱会、电子竞技、体育赛事、剧场演艺等文旅新业态的推进上,很多背后都有着曲江文投的影子。
如近期刚刚被评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的西安马拉松赛,在曲江体育的精心策划运营下,以完备的赛事服务硬实力,迅速跻身国内顶尖马拉松赛事之一,2024年西马更是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吸引超20万人报名的赛事,也是与西安城市形象同频共振的最佳代言赛事之一,为西安“世界赛事名城”的打造持续发力。
基于不同的文化产业形态,“文旅+会展”“文旅+赛事”“文旅+演艺”“文旅+影视”等多元融合,曲江文投当下已基本构筑起了“演、赛、展、商、旅”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带动着曲江乃至西安在“文旅+”这个赛道上渐行渐稳。
“文旅+”模式愈发熟稔:“影视陕军”的赋能之旅
以曲江文投近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的影视板块为例,其在内生新动力与借力方面,趟出了一条很好的“文旅+影视”模式。
曲江文投旗下的曲江影视历经多年发展,基本实现了在创作领域的全面开花: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微短剧等多类型作品齐头并进,累计出品广播及影视剧270余部,其中电视剧90余部、电影80余部、广播剧60余部、纪录片40余部,已是国内不可忽视的一支影视生力军。
当然,多类型赛道发力、数量的堆积,要想实现影视行业的脱颖而出还言之过早。中研普华近期发布的《2024年影视剧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中提到,面对竞争,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质量。
而这恰是曲江文投的一张“王牌”——“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既是高层对陕西的希冀,也是曲江文投发力的初心与坚持所在。
上述提及的270余部影视剧作,像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白鹿原》《人生之路》《那年花开月正圆》《装台》,纪录片《大明宫》《百年易俗社》,以及《音乐家》《西迁纪》《天下同心》等一批红色主题影视作品,无不是践行“历史为脉、本土为基、精神为钥、振兴为纲”的佳作——200余项国际国内行业大奖,七部剧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部剧获得国家级奖项大满贯……便是最好佐证。
“借力”上,曲江影视同样不遗余力。一方面,与“爱、优、腾”等头部平台深度合作。如联合爱奇艺推出“青创计划”产出多部纪录片,与咪咕发起“繁星计划”探索“微短剧+文旅”,牵手央视与腾讯视频打造《大汉赋》……另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引入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成立AI工作室,锻造影视新质生产力。
筑稳了基本盘,“影视陕军”也在谋求更高层次的话语权。像曲江文投已连续运营五届的丝路国际电影节,是我国继上影节、北影节之后,又一个国际性、综合性、持续性的大型对外电影交流平台。该电影节在展示、推动陕西影视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互鉴的推动有目共睹。
可以看出,从依托影视剧作带火一城一地,到基于影视IP再造一个新文旅产品(《唐朝诡事录?西行》VR全感剧场),再到通过影视剧作内容形式创新(微短剧《恋恋小食光》)与本地深度绑定,以及电影节的强势发声,曲江文投的“文旅+影视”打法愈发熟稔。
而这,只是曲江文投在发力“文旅+”上的一个缩影。
塑造城市文化肌理:文化新场景的“小心思”
不论是“演、赛、展、商、旅”的联动发展,还是影视剧作在内容创新、生态整合、IP系列的开发,皆旨在将“流量”变为“留量”,探索城市可持续出圈的新路径。不过要通过文旅赋能一座城市,除了要算经济账,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文化肌理的塑造。这与“首发经济”所强调的引领消费潮流风向、深度激发消费潜力、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多有契合。
其中,建设文化新场景、培育城市内生新动力,近两年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西安在文化新场景的建设和培育上,近日也有大动作:长安书院和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两个文化新地标即将亮相。曲江文投作为运营者,其理念是不将其视为单一的图书馆和活动中心来打造,一概而述的话,便是在“颜值高”的同时,更要“功能强、体量足”。
长安书院作为全国首个公益性图书馆与经营性文化空间相结合的项目,曲江文投的做法是,在丰富物理空间承载的过程中,将其打造为一个“阅读+”的文化消费新场景——突出精品图书的同时,引入新技术、新元素、新业态,在生活美学、潮流文创、科技体验、古籍文玩、出版研学、餐饮服务等文化延伸的内容上推陈出新。像打造《永恒的传奇·守卫秦陵》及《长征·四渡赤水》等全感沉浸剧场VR体验区,引进西安“老字号”餐饮、茶文化体验馆等。
在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运营上同样如此。在继承原西安市图书馆浓厚书香气质的同时,这个新场景突出“交流培训、素质提升、锻炼成长、习惯养成”教育理念,相继培育出临时展览、图书阅览、名家讲座、轮滑场地等公益类项目,以及文化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等课程培训,同时设置XR奇境乐园、未来美术馆、乐高玩学中心等多个沉浸式体验空间。
以创新为核心、以体验为导向,这是当下国内很多城市在构筑文化新场景空间过程中遵循的主要方向,长安书院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两个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对于市民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需求,无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个性化的消费选择。
城市文化肌理如何打造,这两个城市文化新地标便是曲江文投交出的答卷。
“+文旅”塑造文化IP:“长安灯会”走出国门
可以看出,以曲江文投为代表的曲江发展新理念,正在走出曲江,逐渐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和落地,甚至已走出了国门。
当下随着文旅深度融合,一个基于“文旅+”而衍化出来的新业态模式“+文旅”逐渐显露,且有占据风口的趋势。
与“文旅+”略有不同,“+文旅”强调将文旅元素融入各个产业发展战略中,进而形成内生性的增长动力,是文旅产业一种更为多元、深入的发展思维。
如,赋予文化与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使命。前面提到,“首发经济”理念中重要一条为“有效提升品牌形象”,这与“+文旅”的理念无疑多有契合。
过去几年,基于年俗回归和文化传承而在文旅供给方面的创新和丰富,让“西安年”活动成为国内春节期间的文旅顶流。其中,沿袭唐代“上元观灯”习俗而来的“长安灯会”,已成为西安最具中国味、最显中华魂、最传西安情的城市文化新IP。
从文化传承到文化输出,曲江致力于将长安灯会的品牌推向世界,把陕西故事讲给更多人,今年10月“长安灯会”首次走出国门,在美国举办“2024洛杉矶‘长安灯会’”,吸引了20余万游客游览体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在灯会开幕式上盛赞,此举对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当地社会多元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马上将迎来春节申遗成功的第一年新春,如何向世界呈现出中国春节热闹、欢乐、祥和、团圆的独特魅力,让其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一个IP,成为新的命题和挑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曲江文投旗下上市公司曲江文旅将延续多年的传统灯会赋予全新的体验,以“灯”为媒,融合“灯+演”“灯+商”的模式,落地“长安灯会·大唐芙蓉园”、“长安灯会·西安城墙”、“长安灯会·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多个新春文旅项目,让全球游客在“西安年”系列活动中充分感受到最具年味儿的非遗体验。
在文旅产业的宏大叙事中,曲江文投从文旅生态圈的构筑,到影视领域的深耕;从城市文化肌理的塑造,再到国际文化IP的打造,皆是曲江发展新理念的探索与创新,也是“首发经济”践行的西安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