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历经了匪夷所思的168小时。
从4月2号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针对全球各国的进口商品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到当地时间4月9日关税生效。跨境人体会了一场来自美国的闹剧。
一位做香氛生意的外贸商家决定最近干脆先休息,他告诉凤凰网科技,“还是先观望一段时间”,另一位做服饰外卖的商家则表示,“发给客户的货比早先预定的少了两个集装箱”,这个客户的方案是先往越南运,后面再说其他的。
越南成为不少人的缓兵之计。不久前还有外媒报道,跨境电商四小龙之一的SHEIN,计划将国内供应链商家30%产能转移到越南,并在越南隆安省建立仓储中心,与广州数字化工厂形成“双引擎”联动。不过随后这一消息很快遭到了广州方面的辟谣。广州市商务局回应表示,“作为一家从广州成长起来的全球化企业,希音(SHEIN)持续在广州为核心的国内供应链加码布局和投资。今年一季度在广州的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无疑是让供应链转移的谣言不攻自破”。
实际上,SHEIN虽然在北美卖得火爆,但完全是一个扎根于中国本土的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广州。在2023年SHEIN 拉美业务主席克劳尔接受《晚点 LatePost》采访时说,SHEIN 的特别之处在于“有全球战略,但执行完全在本地”。
不过,作为跨境电商领域的头部企业,SHEIN的确在本轮关税调整中受到较大影响。
今年2月1日,特朗普先签署行政令,宣布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同时撤销小额包裹豁免政策(即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商品免税)。不过在2月7日,特朗普政府又宣布暂停执行对中国小额包裹征税的政策。
但自那时起,关税就敲响了跨境电商平台的警钟。
小额豁免一度让SHEIN等平台从中受益——凭借在美国市场的低价定位以及商品直接从中国空运至美国的物流模式,这些产品能够享受免税待遇。这一优势使得SHEIN在与美国本土供应商的竞争中,得以保持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如今,SHEIN的担心已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