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披露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货拉拉上市主体,下称“货拉拉”)更新后的招股书,高盛、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担任联系保荐人。这已经是货拉拉第五次冲击港股IPO了。在此之前,货拉拉于2023年3月28日、2023年9月28日、2024年4月2日和2024年10月2日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死磕IPO背后的货拉拉,靠向司机高比例的抽佣扭亏为盈。但高比例的抽佣招致170万司机的不满,各类投诉不断,使得货拉拉不得不公开算法机制。而令司机们感到不平的是,货拉拉CFO陈国基的薪酬却高到离谱,其2021年拿到274.4万美元(约合2130万港元)的年薪,2022年薪酬也超过1700万港元。
「快马财媒」还发现,和2025年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相比,此前多轮更新的招股书中,多项财务数据出现“打架”情况。在香港IPO市场重新焕发活力之际,货拉拉再度冲击IPO能成功吗?
投诉屡禁不止,遭多轮约谈
靠着170万月活司机,货拉拉启动了第五次赴港IPO,累计第六次冲击资本市场。不过,货拉拉和司机之间,并没有劳动雇佣关系,二者的合作主要基于事前的会员资格办理和事后的佣金抽取。据「快马财媒」了解,货拉拉佣金抽成的高低与司机的会员资格挂钩,司机会员等级越高,则佣金越低。
会员月费提高后,货运司机抱怨平台抽成过高、会员费上限过高的问题不绝于耳,平台与司机的利益冲突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公开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间,仅交通运输部对货拉拉的约谈就多达12次。多次约谈,多指向货拉拉运营规则不公平、生产经营不规范、主体责任不落实等方面。
但是约谈、调降会员费和佣金率也止不住不断增长的投诉。黑猫投诉App显示,截至发稿关于“货拉拉”的投诉多达8.3万条,多指向平台违规扣分扣款、不给变更归属地、拖欠运费等多个问题。近30日内,关于货拉拉的投诉量也超过了2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