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伴随金海豚动漫游戏嘉年华的落幕,2025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画上圆满句号。这场二次元盛宴,不仅给万千动漫迷留下美好回忆,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播撒动漫游戏产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种子。
本届动漫节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国际动漫节组委会承办,国际动画协会中国分会协办。活动突出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特色,聚焦动漫、游戏、VR(虚拟现实)三大领域,通过“金海豚奖”赛事、产业对接会、项目路演、动漫游戏嘉年华等多元形式,搭建起集展示、交流、交易于一体的合作平台,助力厦门动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化再提升 发掘原创力量
今年的厦门国际动漫节,“国际范”愈发凸显。国际动画协会(ASIFA)副主席李中秋介绍说,本届动漫节“金海豚奖”共收到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74部作品,再创历史新高。“不仅参赛作品数量可观,质量也毫不逊色,多部在奥斯卡、昂西、萨格勒布动画节获奖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赛便选择了厦门的‘金海豚奖’。”
“金海豚动漫大赛已成为中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国际化程度最高、评委阵容最权威的动漫专业赛事之一。”李中秋表示,今年正值国际动画协会成立65周年,正是基于对“金海豚奖”办赛水平和国际声誉的高度认可,ASIFA在本届赛事中增设“ASIFA65周年纪念奖”。

作为厦门国际动漫节的“金字招牌”,“金海豚奖”始终致力于为动漫原创人才搭建挥洒创意的舞台。浙江传媒学院动漫学术创作研究坊主持人湛胜平就对此深有感触。今年,他带领学生创作的作品《果实记》,从浙派绘画大家朱颖人笔下的松鼠形象中汲取灵感,融合传统水墨画风与现代动画语言,最终摘得“金海豚奖”动画作品大赛“最佳短视频动画金奖”。
“‘金海豚奖’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是一个真正用作品说话的平台。”湛胜平表示,“希望更多年轻创作者,尤其是学生的作品能够通过这一平台,被业界专家看见、被市场认可。”
聚焦新兴技术 共绘数智未来
向“新”前行,引领行业风向。本届动漫节上,“AI(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动漫创作”成为热门话题,来自海内外的动漫资深从业者结合创作实践和思考,共话“人工智能+”为行业带来的变革与未来趋势。同时,动漫节组委会还联合AI平台Haimeta发起AI共创挑战赛活动,鼓励参赛者探索AI在动漫创作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紧贴产业发展脉搏,本届“金海豚奖”首次设立VR产业赛道,共征集交互叙事类、视觉创意类、交互体验类等作品271部,多角度呈现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娱乐、教育、文旅等产业的广阔应用前景,助力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