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太康之英”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出自钟嵘《诗品》:“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
西晋文学家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太康十年(289年),两人到洛阳拜见张华,备受欢迎,享誉文坛,故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陆机才情出众,是太康(280—289)年间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所以后人誉之为“太康之英”。所著《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他还是骈文的奠基者,他的赋大量运用对偶句式,有的几乎通篇对偶,“开出排偶一家”(沈德潜《古诗源》)。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才高词赡,举体华美”(钟嵘《诗品》);“陆文如排沙简金,往往见宝”(《世说新语》);他还写有《晋纪》、《吴书》等历史著作,并擅长书画。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为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太康之英"。其诗歌深密华美。陆机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猛虎行》、《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
就其创作实践而言,他的诗歌“才高词赡,举体华美”(钟嵘《诗品》),注重艺术形式技巧,代表了太康文学的主要倾向;就其文学理论而言,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