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外围股市大跌中,A股走出独立行情。与此同时,机构调研的步伐也在加快,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据Wind数据,截至6月13日,在股市反弹的过去1个多月里,已有345家基金机构总计展开12903次调研,同比大增47.61%。作为公募基金业公认的“调研劳模”,长盛基金副总经理郭堃仅4月份就通过视频和现场相结合的方式调研超10次。多番调研后,郭堃认为,当前成长行业估值已回落至历史底部区间,仍看好成长行业的未来。把握低位建仓窗口,目前郭堃的全新力作长盛匠心研究精选混合型基金(A类 014885,C类 014886)正在发行中。
在业界看来,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特别是被重磅基金经理调研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意味着其或许有值得机构关注的投资价值。回顾近几年来受疫情影响,郭堃线上调研明显增多,与覆盖企业的沟通频率也有所增加,同时也有了更多时间与研究团队一起,针对企业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郭堃坚信深度研究驱动投资,热爱公司研究、调研时间多于看盘时间。
而且郭堃不仅仅会调研访谈上市公司的高管、事业部负责人、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等,还会通过多个途径,访谈第三方行业专家、甚至是上市公司的离职员工,以期获得更客观全面的信息。从初识到重仓,郭堃至少会用大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时间持续调研一家企业。在追踪中,反复验证之前的推断逻辑。
历经上千场调研、上万小时的投研作战经验后,郭堃逐渐成为行业内“成长为主,周期为辅”的均衡成长投资旗手。海通证券(600837,诊股)将郭堃的投资理念概括为两个方面:专注成长、保持估值性价比。首先,持仓以成长股为主,其他板块作为补充。通过日积月累的调研,“自下而上”地选出细分领域中最为优秀的个股。其次,根据市场估值的变化,动态调整成长板块和其他板块的相对仓位。而在成长板块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郭堃会以业绩增速和市盈率之间的匹配度判定估值,再决定配置的比例。
从投资机会看,平安证券认为,随着市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风险释放后,结构性的机会逐渐增加,市场在整体环境边际改善下会更多选择具有长期前景的成长板块和通胀板块。中金公司(601995,诊股)分析指出,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部分前期跌幅较大、估值和盈利逐步匹配、景气度维持高位的部分成长可以做结构性布局、关注阶段性修复,而战略性风格切换至成长的契机需要关注海外通胀及中国稳增长等方面的进展。
在郭堃看来,新能源、军工性价比相对来说更高,因为疫情对新能源和军工需求端韧性的影响,不会有消费品和其他行业那么大;而供给端的影响好多是一次性的影响,未来终将回补回来,因为新能源车电动化的趋势是不会再有任何逆转的。为此,郭堃即将担纲的长盛匠心研究精选也将主要聚焦大制造、大消费、TMT等成长领域,并根据市场景气度和性价比动态调整周期股、成长股的行业比重。通过深度聚焦行业龙头个股,把握企业从细分冠军到行业龙头的成长之路。